【什么是对流层,什么是平流层】对流层和平流层是地球大气层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,它们在高度、温度变化、气体组成和天气现象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。了解这两层大气的特性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天气变化、气候系统以及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。
一、
对流层是地球大气最接近地表的一层,其高度因纬度不同而有所差异,通常在赤道地区可达约17公里,在极地则约为8公里。对流层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,空气以垂直运动为主,形成了我们日常所见的天气现象,如风、雨、雪等。此外,几乎所有的水蒸气和云都出现在这一层。
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,大约从10公里到50公里的高度范围。与对流层不同,平流层中的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升高,主要原因是臭氧层吸收了太阳紫外线。该层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,气流稳定,适合飞机飞行。由于缺乏水汽和尘埃,平流层中的天气现象较少。
二、对比表格
特性 | 对流层 | 平流层 |
高度范围 | 0 - 10~17公里 | 10~50公里 |
温度变化 |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|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|
空气运动方式 | 垂直运动(对流) | 水平运动(平流) |
天气现象 | 有风、雨、雪等 | 几乎无天气现象 |
水汽含量 | 高 | 极低 |
臭氧分布 | 少 | 多(臭氧层所在) |
人类活动影响 | 显著(如污染、气象) | 较小 |
飞行环境 | 不适合(湍流多) | 适合(气流平稳) |
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,对流层和平流层虽然同属地球大气层,但各自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和功能。对流层是我们生活直接相关的区域,而平流层则在保护地球免受太阳辐射伤害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。了解这些知识,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