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高中新课标推荐背诵72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之种树郭橐驼传】《种树郭橐驼传》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作的一篇寓言性散文,文章通过讲述郭橐驼种树的技艺与经验,借事说理,揭示了“顺木之天,以致其性”的治国之道。该文被纳入高中新课标推荐背诵的72篇古诗文中,是理解古代哲理、学习写作技巧的重要篇目。
本文将从文章内容出发,结合理解性默写的常见题型,总结出关键语句及其出处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,便于学生复习和记忆。
一、文章内容概述
《种树郭橐驼传》以郭橐驼种树为引,说明种树要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,不能急于求成。作者借郭橐驼之口,指出“其莳也若子,其置也若弃”,即对树要像对待孩子一样细心呵护,一旦栽下就不再过多干预。最后,作者借“他植者”与郭橐驼的对比,揭示了“治民如养树”的道理,强调“顺其自然”的重要性。
二、理解性默写重点句及出处
题目(填空) | 原文句子 | 出处 |
1. 本文开头介绍人物身份的句子是: | “郭橐驼,不知始何名。” | 《种树郭橐驼传》 |
2. 描述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的句子是: | “视其木,或移徙,无不活;且硕茂,早实以蕃。” | 《种树郭橐驼传》 |
3. 表达种树要顺应自然规律的句子是: | “能顺木之天,以致其性焉尔。” | 《种树郭橐驼传》 |
4. 指出其他种树人违背自然规律的句子是: | “则又爱之太恩,忧之太勤。” | 《种树郭橐驼传》 |
5. 表现郭橐驼种树态度的句子是: | “其莳也若子,其置也若弃。” | 《种树郭橐驼传》 |
6. 总结全文主旨的句子是: | “故不我若也。吾又何能为哉?” | 《种树郭橐驼传》 |
7. 作者借种树说明治国道理的句子是: | “然吾居乡,见长人者好烦其令,若甚怜焉,而卒以祸。” | 《种树郭橐驼传》 |
8. 表达对官吏扰民现象的批评的句子是: | “吏虽不苛,而民已病矣。” | 《种树郭橐驼传》 |
三、理解性默写答题要点
1. 注意语境理解:理解性默写不仅考查记忆,更注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。例如,“其莳也若子,其置也若弃”不仅是字面意思,更是表达一种“适度放手”的理念。
2. 掌握关键词:如“顺木之天”“致其性”等,这些是文章的核心观点,也是常考内容。
3. 联系现实意义:本文虽讲种树,但寓意深远,可用于写作中类比治国、教育、管理等话题,增强文章深度。
四、总结
《种树郭橐驼传》作为高中语文必背篇目之一,不仅语言精炼、寓意深刻,而且在理解性默写中具有较高的考察价值。通过上述表格梳理,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重点,提升应试能力。同时,深入理解文章背后的哲理,也有助于提高语文素养和思辨能力。
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,不仅要熟记原文,更要读懂其背后的思想内涵,做到“知其然,更知其所以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