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是程序法什么是实体法,简单说下就行】在法律体系中,程序法与实体法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,它们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。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这两个概念,以下将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。
一、简要总结
实体法是指规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法律,主要涉及法律关系的内容,例如《民法典》、《刑法》等。它决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做什么、不能做什么,以及违反法律规定会受到什么惩罚。
程序法则是规范实现这些权利和义务的具体方式和步骤的法律,比如《民事诉讼法》、《刑事诉讼法》等。它关注的是如何依法进行诉讼或行政程序,确保司法活动的公正性和合法性。
简而言之,实体法是“规定什么”,程序法是“怎么实现”。
二、对比表格
对比项 | 实体法 | 程序法 |
定义 | 规定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 | 规范实现权利义务的方式和程序的法律 |
功能 | 明确“应该怎样”、“禁止怎样” | 明确“怎么做”、“按什么顺序做” |
举例 | 《民法典》、《刑法》 | 《民事诉讼法》、《刑事诉讼法》 |
核心作用 | 调整社会关系,保护合法权益 | 保障司法公正,维护法治秩序 |
是否独立存在 | 可以独立存在 | 通常依附于实体法而存在 |
与司法的关系 | 是司法裁判的依据 | 是司法操作的规则 |
三、总结
程序法与实体法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没有实体法,法律就失去了内容;没有程序法,实体法就难以落实。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,保障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。